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其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该司法解释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定保障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增加了社保基金的收入,缓解了社保基金的资金压力,因此“社保”相关话题冲上热搜。近年来,中国离退休人数不断增加,居民养老金也在逐年上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随之大幅上升。具体情况如下:总体调整水平:2005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正常调整机制,养老金已连续增长多年。2008-2015年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10%。2016年因经济社会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工资增长速度放缓,养老金总体增长幅度为6.5%。2017年为5.5%,2018-2020年为5%,2021年为4.5%,2022年为4%,2023年为3.8%,2024年为3%,2025年为2%。人均养老金金额: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城镇参保离退休人员14739万人,较十年前增加了6146万人,增幅超71%。2024年城镇人均养老金为3825元/月,相较十年前增加了1715元/月,增幅超81%。调整方式:近年来我国养老金调整一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定额调整体现公平性,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按统一金额上调;挂钩调整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挂钩,体现效率,激励长缴多得、多缴多得;适当倾斜则是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重点群体提高待遇调整水平,体现关怀。
|
|